呼伦贝尔的岭东区域居民的祖先大都由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区域迁徙而来,所以大多以东北方言为交流语种。比如利索儿的、麻溜儿的、痛快儿的等风趣而直爽的方言。岭西区域大都以蒙古族与汉族聚居,大都以蒙语和汉语为交流语种,所以使蒙语成为岭西一些嘎查和苏木区域的“官方语言”。呼伦贝尔的方言以大兴安岭为界限的双方言语种的现象,在中国的同一个城市中出现还是比较少见的。
呼伦贝尔的汉族,因为长期与少数民族同胞和外侨同街居住,他们不只在生产生活方面相互吸取长处,而且在语言方面也相互渗透融合,借用语较多。如:
“西米丹”,俄语,“乌鲁莫”,蒙语,是牛奶上面的凝结物,汉语称“奶皮子”,无膻味,香甜可口,每人喜食。秋冬季,各家各户都储些备用,汉族人一样称此物为“西米丹”或“乌鲁莫”。
“嘎拉哈”,又称“嘎什哈”,满语,它是猪、羊、狍、黄羊等的后腿膝盖骨,俗称“背式骨”,学名“髌骨”,是呼伦贝尔各族儿童和妇女的一种玩耍物,大家都叫它“嘎拉哈”,如弹“嘎拉哈”,置“嘎拉哈”,抓“嘎拉哈”等。
“笆篱子”,俄语,意为警察,目前泛指监狱,如罪犯被逮捕、被判刑都说是“蹲笆篱子”。
“芒格儿”,蒙语,是一种野菜,样子、味道如韭菜,但叶子比韭菜叶宽厚、颜色浅,无汉名。
“卜(bǔ)留克”,为俄语,由俄罗斯传入中国的一种野菜,样子像圆萝卜,味道鲜美,多做为风味小咸菜。
“咧(liě)巴”,为俄语,由俄罗斯传入中国的一种食品,外观像面包,面食。味道甜,形状为圆柱形。
“达哈”,蒙语,意为宽大的披风,为羊皮制品,目前通称“皮大哈”。
50年代直至60年代中期,倡导汉族干部学习学会蒙古语,少数民族干部学汉语言,这类促进了呼伦贝尔的和谐设。
专题链接:呼伦贝尔旅游